直击2019阅兵训练场:“米秒不差”是这样炼成的
- 2019-09-26 08:47:00
- 军创家园
- 转贴:
- http://www.people.com.cn/
- 2525
仪仗方队正在训练。(摄影:王政淇)
排面整齐、铁流滚滚、利剑藏鞘……金秋九月,阅兵训练场,英雄的血 脉与年轻的身姿融合,光荣的传统与时代的风采交织,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威武雄姿在此凝聚成一幅幅壮美的强军画卷。
如果说,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,是战斗力的生成源,那么,此次汇聚三军的阅兵训练,同样是铸军魂、励斗志、强本领、育人才的综合练兵场。
踢举高度整齐划一。(摄影:王政淇)
用血性斗志砥砺出“米秒不差”
“刷、刷、刷……”正步铿锵有力,每步75厘米,每分钟112步。在阅兵训练的一次单兵考核中,当空军方队队员前脚踏在正步停止线上时,计时结果显示:96米,67秒,米秒不差!
徒步方队,行走是身体、受阅是灵魂、展示是形象、支撑是意志。“米秒不差”背后的付出不言而喻。
这次阅兵,是仪仗方队参阅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, 仪仗方队方队长张洪杰顶着烈日,一手拿着喊话器,正在认真地组织受阅队员进行排面训练。
“我们是挂枪方队,排面间隔在65厘米左右,踢举的高度是30厘米。为保证步幅准确、距离准确,排面整齐,训练时得拉线子、量尺子,除了排面的三大线——帽线、枪线、腿线,还有六小线——下颚线、枪口线、上手线、下手线、脚尖线以及女兵的裙下摆线等精准训练。” 张洪杰介绍,此外,在基础的身体力量训练上,为了锻炼腿部力量,队员会绑上沙袋,进行踢沙袋训练。在训练举旗力量上,在训练杆上负重上比旗帜重五倍,甚至是十倍的物体,增加臂力训练。
仪仗方队训练。(摄影:黄子娟)
“一天不练手生脚慢,两天不练功夫减半,三天不练成了门外汉……”张洪杰说,阅兵是中国军人形象、军队形象乃至大国形象的重要展示,良好的形象从哪来?就得瞄准使命任务,用血性斗志去砥砺。
每天2万余次踢腿、3万多步行进……面对高强度的训练,如何持续调动官兵的训练热情?
仪仗方队女兵正在训练(摄影:王政淇)
各方队按照循序渐进、适度超前、质量调控的原则,制定训练周表,使人人明白训什么、怎么训、训到什么程度;量身研制训练辅助器材,综合运用标卡尺量、拉线标齐、对镜自训、器械矫正等方法,狠抓军姿定型、踢腿定高、操枪定位、步幅定距、步速定准、转头定度等规格训练。
“阅兵训练不是实战,却时刻折射着实战化训练的标准。”军人的样子在传承积淀、浓缩绽放,化入那一双双坚毅的眸子,融入一个个铿锵的步子,凝结成一滴滴晶莹的汗珠子。
仪仗方队女兵正在训练。(摄影:王政淇)
不爱红妆爱武装只为无上荣光
“中国女兵,铿锵豪迈,献身使命,无上荣光。”女兵方队的口号巾帼不让须眉。
“连贯正步,一令七动,正步走!”“连贯正步,向前九步,正步走!”30分钟的训练,早已让这群平均年龄20岁左右的女兵汗流浃背、两腮泛红。之间,教练员下达“补水”命令后,她们“一窝蜂”地冲向休息区,端起一升的大水瓶,仰头就喝下去一大半,早已忘记了自己的“淑女”形象。
领队正在纠正队员姿势。(摄影:黄子娟)
中华儿女多奇志,不爱红妆爱武装。除了女兵方队,此次参加受阅的民兵方队由北京市朝阳区在编女民兵遴选抽组,是所有方队中,唯一一个由社会女性抽组而成的女子方队。方队队员年龄跨度大,从18岁到35岁,跨度相差近17岁。其中不乏妈妈队员,如果说零起点的训练女民兵注定要付出最多的汗水,那么身为女儿、妻子、母亲的她们,在面临家庭重担时更要克服诸多的困难。
民兵方队正在训练。(摄影:王政淇)
作为民兵方队的领队,赵冰清出身于军人家庭,姥爷是一名老红军,曾参加过“三大战役”,父亲也是一名退伍老兵。身高1米81,容貌清丽的她,现在是北京服装学院的一名老师。在和记者的攀谈中,赵冰清回忆自己在训练中,唯一的一次落泪经历。“我没有为自己掉过眼泪。但有一次,和队员们一起站军姿,看到大家都在这么顽强的在坚持,为了同一件事情努力,相互一视的那个瞬间,我掉下眼泪,那是一种很莫名的感动,代表的是一种成长。”
民兵方队领队赵冰清。(摄影:王政淇)
阅兵训练场也是“比武场”
“14-21,步幅稳固、动作到位,荣获本期训练标兵!”
主教练余国防宣布完单兵动作考核成绩,空军方队队员、空降兵某旅“黄继光班”第38任班长程强高兴得像个孩子。他个头不高,精瘦,脸颊晒得黝黑,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。
如今,程强已是一名优秀的空降兵战士。但在11年前,他只是汶川地震中一个因受惊吓而手足无措的小男孩。当他和家人陷入恐慌和无助的时候,是空降兵官兵打着“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”的红旗,进入什邡救灾。在最后送别救援部队的人群中,12岁的程强举起了“长大我当空降兵”的横幅。这一幕,成为汶川灾区群众为人民子弟兵送行的经典画面。
空军方队训练。(摄影:黄子娟)
“空降兵救了我,给我埋下了一颗想当空降兵的种子。”至今回想起来,程强才意识到,地震后那段懵懂的记忆,给他带来了多么深远的影响。机缘巧合之下,程强如愿来到了空降兵部队,并经过重重考核把关,如愿以偿一名空军方队受阅队员。
千琢璞为玉,百炼铁成钢。在近期的一次考核中,程强通过过硬的动作脱颖而出,被表彰为“训练标兵”。从方队长赵郧手中接过奖章的那一刻,程强满脸兴奋,望着余国防赞许的目光,他仿佛读出:“这才是黄继光班的兵!”
一次对后勤保障力量的集中检验
阅兵,不仅是阅人阅装,也是对后勤保障力量的集中检验。
挥师京畿,淬火加钢。记者在阅兵集训点看到,新建的营房、崭新的营具、透明的晾衣场等设施一应俱全,参阅官兵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。
维和部队方队训练,本次阅兵是维和部队首次参阅。(摄影:黄子娟)
“饭堂连着阅兵场,舌尖连着战斗力。”参阅官兵训练时间长、体力消耗大、水分流失多,只有科学调剂伙食,才能确保队员营养达标。
为调剂好官兵伙食,某方队严格推行饮食保障模式,积极开展“岗位定期互换、人人推荐招牌菜、新菜品尝开放日”等比学赶帮活动。每天供应各类主副食、饮品、水果,并围绕祛火、消暑、润喉等功能研制调配训练饮品,提升官兵伙食满意率。
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,几名身戴红袖标的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训练一线:有的阅兵队员中暑了,他们第一时间针灸救治;有的队员身体不适晕倒了,他们及时冲上去按摩放松;有的队员不小心碰伤了,他们立即赶到消炎止痛……被官兵亲切地称为“训练场上的白衣天使”。
阅兵集训点的心理治疗室。(摄影:黄子娟)
“相信自己,给自己有效的正面心理暗示……”这是某方队开展心理疏导时的一个场景。记者了解到,针对阅兵训练时间紧、任务重等实际,该方队开设了“心灵驿站”,坚持把心理工作做到一线、解决在一线,及时对个别心理压力大的队员进行放松减压练习。积极邀请心理专家来队辅导授课、问卷调查,定期分析队员心理动态,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。
砥砺当在训练场。记者采访结束时,阅兵集训点的训练依旧在进行:一遍一遍重复练习动作的行列里,从将军到列兵,个个汗流浃背,却个个精神抖擞,目光坚毅。记者突然感悟到:“国是最大家”,这句话对于军人来说,从来都当真。在他们刚毅锐利的眼神中,看到的一定不只是自己接受检阅时的光彩,还有一支大国军队昂首阔步的身影。